教材模組名稱 | 行動邊緣計算課程模組 |
教學目標 | 本課程介紹在4G/5G系統架構中,邊緣計算的架構、行動網路協定與核網技術以及相關的邊緣計算應用。除了介紹邊緣計算與各項物聯網應用類型的關係,也包括雲端運算、霧端運算以及邊緣計算在新世代行動網路應用的特質與差異。 課程將涵蓋各種邊緣計算的協定、架構與方法,包括: 1.ETSI所定義的 Multi-Access Edge Computing (MEC) 技術標準。 2.佈建行動邊緣計算伺服器與架構。 3.行動邊緣計算 MEC use cases。 4.網路資源在 MEC 的分配策略 (如 Service migration 與及 MEC off-loading) 。 5.在無線接取網路上進行分散式計算架構。 6.在網路功能虛擬化 (NFV)環境下的行動邊緣計算架構與技術。 7.邊緣計算之應用與資安議題。 |
課程大綱 | ● 課程模組:行動邊緣計算 課程大綱: 1.行動邊緣計算與4G/5G 網路架構。 2.邊緣計算架構與標準: ETSI MEC。 3.行動邊緣計算之應用 (Use Cases) 。 4.行動邊緣計算服務情景 (Service Scenarios) 。 5.雲端無線接取網路與邊緣計算。 6.邊緣計算與網路功能虛擬化:功能與架構。 7.邊緣計算之應用與資安議題。 實驗一:開源碼LTE實驗平台與網頁伺服器之建置 1.建置開源碼小基站及核心網路系統。 2.設定UE行動裝置並安裝應用程式。 實驗二:邊緣計算實作環境建置—雲端伺服器及邊緣計算伺服器 1.在Linux平台架設雲端伺服器 (Cloud Server) 與邊緣伺服器 (Edge Server) 。 2.UE連接Cloud Server與Edge Server的基本觀察與量測。 實驗三:VoD Streaming資料串流實驗 1.使用MEC平台實作多媒體影音串流的Service Migration。 2.使用UE與網頁伺服器測試影音串流的特性。 實驗四:AR / VR邊緣計算實驗 (Off-Loading) 1.使用MEC平台實作AR/VR 應用。 2.結合影像處理技術進行AR視訊處理。 |
可分享教材模組內容說明 | 一、授課教材投影片(課程+實驗):715頁 1.行動邊緣計算與4G/5G 網路架構 (11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2.邊緣計算架構與標準: ETSI MEC (11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3.行動邊緣計算之應用 (Use Cases) (45頁):經授權後使用 4.行動邊緣計算服務情景 (Service Scenarios) (45頁):經授權後使用 5.雲端無線接取網路與邊緣計算 (6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6.邊緣計算與網路功能虛擬化:功能與架構 (9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7.邊緣計算之應用與資安議題 (55頁):經授權後使用 二、實驗共4組: 1.實驗一:開源碼LTE實驗平台與網頁伺服器之建置 (5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2.實驗二:邊緣計算實作環境建置—雲端伺服器及邊緣計算伺服器 (5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3.實驗三:VoD Streaming資料串流實驗 (5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4.實驗四:AR / VR邊緣計算實驗 (Off-Loading) (50頁):經授權後使用 |
所需實作平台配備與經費需求預估 (以模組教學實作所需基本軟、硬體平台估算) | 實作平台配備與經費需求 (一套設備可供10位學生使用): ● 三台筆電或準系統(功用:UE/小基站/EPC;含Dongle):9萬 ● 兩台桌上型電腦(功用:網頁伺服器/雲端伺服器):6萬 ● 兩片SDR卡:USRP B210兩片約9萬 |
聯盟/示範教學實驗室可提供之訓練與技術支援 (含實驗示範影片) | ● 示範教學實驗室及聯盟網址: 1.示範教學實驗室:http://140.117.164.12/demo_lab/ 2.5G 行動網路協定與核網技術聯盟:http://140.117.164.12/mbat_cctu/ ● 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:10 人/場,共2 場。 ● 可分享資源與示範教學實驗室運作制度 ● 可提供之訓練: 1.實體學習實驗環境的設定與操作。 2.種子教師與助教可到示範教學實驗室接受訓練。 3.舉辦種子教師及助教培訓營。 ● 可提供之技術支援: 1. 課程規劃主持人可到種子學校進行示範教學。 2. 可派遣技術人員到種子學校進行安裝設定的指導。 |
聯絡窗口 | 負責教師:高雄科技大學 萬欽德教授/E-mail:cdwann@nkust.edu.tw 專責助理:林鴻章 /E-mail:F109110105@nkust.edu.tw 聯絡電話:0970370020 |